微信扫一扫
来源:电白检察
“临界预防”
多措并举挽救“约架”少年
今年8月,一起涉10余名未成年人的聚众斗殴案引起了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检察院案件承办检察官的注意。经过审查发现,涉案的小俊、小权等8名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其中,还有6名未成年人为在校学生,他们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需承担刑事责任。
然而,
被释放后的少年
会不会再度走上违法道路?
他们是否已经认识到了
自身行为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家庭、学校能否给予他们
足够的关爱和有效的管教呢?
近年来,涉罪未成年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被处以刑罚的案件日趋增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有人建议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严厉惩处,不能因年龄小而纵容;也有人建议建立分级处遇机制,根据其罪错程度,实行阶梯式惩戒和矫治,或送工读学校矫治,或政府收容教养,或由监护人和学校严加管教.....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表示,对于涉嫌犯罪、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者,决不能“一放了之”,必须依法予以惩戒和矫治。
那么,对待犯了错的未成年人
该由谁管、怎么管呢?
探索
近日,依托“保护、教育、管束”的办案理念,对以上8名涉案罪错未成年人开展“临界预防”工作,并要求其法定代理人陪同参与。
训诫
为坚定不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电白区检察院联合公安机关召开临界预防教育训诫大会,训诫会上,该案承办检察官为8名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阐明法律政策,分析涉案未成年人行为会导致的法律后果;对临界未成年人进行严厉的训诫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身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促使他们真心悔改,纠正行为,迷途知返。
此外,还向监护人发出《责令加强管教通知书》,责令罪错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加强管教,并要求监护人出具承诺书,承诺今后加强对子女的管教。同时,要求未成年人出具保证书,承诺今后遵纪守法。
“打架斗殴被抓获后,我没有受到处罚便被释放了,我以为自己的行为不是很严重,没事了,今天的训诫会让我明白我的行为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如果不是我年龄不达法定要求,我早就被关押起来了。”
“平时我们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他们犯错犯罪,有我们很大的责任,今后一定加强管教,多关心爱护他们。”
旁听
承办检察官以庭审为课堂,组织8名少年及其法定代理人到电白区法院旁听庭审,用这种“零距离接触”的法治教育模式,让他们深刻意识到违法犯罪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及所要付出的代价,督促他们学法、懂法、守法。
一名监护人说:“感谢检察院、法院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机会,让我和孩子可以走进庭审现场,亲身感受到法律的权威,为我的教育方式方法敲响了警钟。”
疏导
造成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原因非常复杂且各不相同,为及时给涉案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帮教,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电白区检察院特别邀请了两名心理咨询师对8名“临界对象”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并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对一心理疏导计划,科学有序地帮助他们破解心结。
心理咨询师在对所有临界未成年人做完心理评估和疏导后,感叹道:“未成年人心理稚嫩,人格尚未成形,自制力又较差,所以才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做一些寻求刺激、违法犯罪的事情。只要稍加干预和引导,他们是可以被矫正、被挽救的!”
劳动
电白区检察院未检办干警与8名“临界”未成年人来到山海社区参加公益劳动,他们仔细清扫着地上的积水、落叶、沙石、垃圾,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助力家乡创卫活动,在劳动中感受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临界预防教育活动不仅让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罪错未成年人在训诫、旁听中吸取教训,提高法律意识,在疏导、劳动中矫正错误思想观念,重塑人格,也让家长们清晰认识到履行好监管职责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下一步,电白区检察院将逐步形成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实施方案,完善临界预防机制,建立定期回访帮教机制,联合多方力量对临界未成年人开展帮教,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